查看原文
其他

写意报告丨大咖论道,预见疫情后医药创新的下个路口

写意君 同写意
2024-10-11


20位中国新药开发的领军人物将报告其各自潜力FIC新药项目,分享他们关于药物发现与开发的最闪光的思想智慧。希望借由这些FIC新药道路的探索样本,窥见新药开发先行者的勇气与智慧,引领行业把握下一个十年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!


——

整理:子衿

2020年,新冠疫情仍在持续,病毒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生物制药企业不可回避的因素。而如何实现创新发展,似乎在疫情下变得更为艰难。但无论如何,在经过多年“野蛮生长”后,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终究踏上了转型之路。

7月9-11日,同写意第二届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政策法规大会在苏州举办。大会以“站在产业前沿技术的风口”为主题,汇集新药思想者的远见卓识,引领中国新药开发的未来,让前沿技术成就产业创新梦想。
 
期间,大会专门设置了“如何站在前沿技术的风口开发新药”的圆桌论坛环节,以回应新形势下的产业变革需求。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,中科院院士、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、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荣誉理事长朱迅,和其瑞医药董事长兼CEO肖瑞平,基石药业CEO江宁军,博瑞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袁建栋,南京传奇生物联合创始人范晓虎参与了此次讨论。
 
主论坛圆桌讨论



 “最大的机会不是机会本身”





虽然疫情对药物研发造成不小的冲击,正如蒋华良在发言中指出,研发速度下降,很多临床试验数据中断,但在国家强有力的措施下,我们已经跨入“柳暗花明”的阶段。从本质上说,研发实力突出、新药创制能力强的医药企业,势必在“长跑”中脱颖而出。蒋华良相信,疫情过后我国的新药研发形势将会更好,创新活力也更强。

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蒋华良
 
上述判断自有现实的支撑。近年来,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逐渐发展壮大,相关政策法规也成为破除产业发展障碍的开山石。例如化药注册分类改革,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,创新药获得优先审评、专利补偿、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等政策都成为创新药发展插上翅膀。Me-too、Me-better等Fast-follow式的底层次创新已不再流行,国内越来越多的药企和创新机构在向着创新层次更高的Best-in-class、First-in-class药物研发进军。
 
在产业更迭的浪潮下暗藏着很多机遇,至于如何识别并抓住机遇,则考验着置身其中的每个“玩家”。朱迅认为:“在机会面前,最大的机会不是机会本身,而是要改变以往的逻辑。疫情以后所有的逻辑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,同样创新药的逻辑也同样发生巨变。”未来,医药产业发展逻辑,将从销售能力竞争转向研发能力竞争,而医药创新也将朝着预防性、预测性、个体化、参与性、精准医疗的“5P”模式迈进

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荣誉理事长朱迅
 
突如其来的疫情,破坏了社会生产力,暴露出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中的软肋,比如抗病毒特效药的缺失。但与此同时,疫情也让部分新的生产力按照更高标准发展起来。总结上半年与病毒斗争经历,与会嘉宾都有不同的感想。但无论是“柳暗花明”、“机会涌现”,还是“行业地位凸显”,这些描述都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答案:转变

 


肿瘤治疗的差异化思路





以抗肿瘤赛道为例,可以明显感受,资本市场对这一细分领域的热情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肿瘤治疗本身仍旧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。
 
当下免疫治疗蓬勃发展,然而细细看来,产业发展过程中弊端不少,例如靶点扎堆。以PD-1/PD-L1为例,截止2020年5月30日,国内药企申报的PD-1/PD-L1类抗体累计已达55款,其中单抗42款、双抗13款。
 
袁建栋建议,创业者们应该进行差异化布局“做自己想要做的东西,不管是哪一领域或是哪一方向找到自身的差异化,或者是能够构建一定的门槛。尽量避免完全充分地竞争,如此一来产品便有足够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支撑企业持续成长。”袁建栋表示,在此基础上,凝聚人才壮大队伍,营造好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同样也很重要。

博瑞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袁建栋
 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免疫疗法的普及,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加,这些毒性反应有一定停药率,使患者无法继续治疗。中断治疗后,患者一方面希望继续接受免疫治疗控制病情,另一方面又担心不良反应卷土重来。抗肿瘤的下一步该何去何从?
 
江宁军认为联合治疗是一大趋势。当下,开发免疫联合治疗策略面临三大挑战:一是需要更深入的理解靶向治疗、传统疗法以及免疫疗法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;二是需要通过确定恰当的剂量和顺序,优化联合疗法的有效性、毒性和耐受性;三是需要一个强大的途径对联合治疗的无数可能性进行Prioritizing 和Resourcing。这些都是待解决的肿瘤治疗市场变革的前置难题。
 
基石药业CEO江宁军



2020新希望:转换赛道,加速转化





讨论现场,肖瑞平提醒道:“我们要有危机意识:人类面临的最大敌人可能就是微观世界的病毒。要随时做好准备,不要等敌人来了临阵磨枪,我们的药物研发应该有备而来。”

和其瑞医药董事长兼CEO肖瑞平

然而,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?江宁军指出,放眼整个医药产业,癌症治疗占据生物医药研发的大半江山,中国约70%的新创企业都致力于肿瘤治疗。这意味着,抗病毒领域的研究和治疗产品的空白有待填补
 
换言之,国内新药研发尚有更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。肖瑞平对此深有感触:“中国是一个转化的热土,正因为意识到转化医学理念的重要性,以及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,我自己自行试验。我们不仅仅是要活着,还要解决生存的问题,我们还要活得很漂亮、很精彩!
 
这一观点也得到朱迅的认同。癌症治疗之外,退行性疾病、遗传性疾病等诸多领域,都是待把握的新机遇。当癌症治疗赛道拥挤不堪时,何不另辟蹊径转换赛道?而新的市场又要如何破局?

朱迅指出了三条明路:第一是多特异性药物,如今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探究清楚,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很难靠单药取得成功,因此多特异性药物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;第二是核酸类药物和生物药物,这类药物具有基因活性成药性较低,但在未来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内将会有更大的突破;第三,药品和医疗器械结合将会是未来的一大发展空间。
 
实际上,未来十年国内医药产业格局如何演变,远未到尘埃落定。对于医药新锐们,尤其是在港股、科创板上市的药企来讲,很多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。因此,在未来布局时便要考虑如何扭亏为盈,华丽转身。每家企业、每个创业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量路径,考虑科学的合理性、技术的可及性、法规的可接受性、专利的可保护性、市场的竞争能力、团队的可实现性等诸多因素。

  


结  语





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杨青

最后,杨青总结道: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上半年风起云涌,黑天鹅事件频出。下半场战斗才刚刚打响,在与病毒的斗争中如何从“自然王国”走向“自由王国”?还需要站在前沿技术的风口,团结各方力量共同面对。

 


活动预告

会议报告专家遴选CMO,多位Leading PI和临床审评专家,采用20分钟实例分享+10分钟专家点评的方式,通过对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多角度分析,让中国新药公司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,分析如何转败为赢的智慧,帮助与会者提高新药上市胜算的概率!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同写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